噁唑烷酮类抗菌药物临床应用指引

发布日期:
2025-03-03
出处:
今日药学,2025,35(07):481-492.
摘要:
唑烷酮类抗菌药物是一类新型全合成抗菌药物,化学结构上均有噁唑烷二酮母核,对多种革兰阳性菌及分枝杆菌等具有较强的抗菌活性。噁唑烷酮类抗菌药物主要通过抑制细菌蛋白质合成起始阶段达到抑制细菌生长的作用。目前在国内外批准上市的应用于临床的噁唑烷酮类抗菌药物,包括利奈唑胺(Linezolid,LZD)、特地唑胺(Tedizolid,TZD)和康替唑胺(Contezolid,CZD,MRX-I)。因3种药物的药学特性与适应证等存在差异,为此,本指引总结了噁唑烷酮类抗菌药物的临床应用情况,包括抗菌作用机制、药动学特点、抗菌谱比较、适应证、循 证支持、用法用量、特殊人群用药、安全性、治疗药物监测和药学监护,旨在为噁唑烷酮类抗菌药物的临床合理应用提供参考。 展开

部分内容仅可在
临床指南app 查看下载

阅读免费指南
发送到邮箱

收藏

分享

评论
提交评论
gjy777
2025.09.03
回复
这款软件让我在工作中更加得心应手。
/ 没有更多了 /
上传者信息
游来游去
于2025-09-02上传
编者信息
广东省药学会

广东省药学会前身为1945年成立的广州药师公会,1951年成为中国药学会广州分会。1958年在原有基础上扩大组织,成立中国药学会广东分会,负责组织全省药学科技工作者的相关活动。1985年起,中国药学会广东分会一直挂靠在广东省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省医药管理局)。1991年,按民政部门文件要求更名为广东省药学会。

置顶